外国哲学专业公司产品方案01010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专门人才应当拥护国家的宪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热爱祖国,遵守法纪,品行端正,具备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包括尊重他人的智慧成果,认真进行有创意的学术研究。
1.硕士研究生:要求掌握西方哲学的基本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具备利用外语文献进行专业研究的初步能力,了解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动态,基本上可以独立开展西方哲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学位论文应当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深度和较高的学术水准。
2.博士研究生:要求掌握坚实的西方哲学专业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至少能够用一门主要的欧洲语言阅读原始文献、翻译专业论著、进行研究和写作。在自己所选择的研究方向上了解当前中国与世界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向,把握主要文献,在理论上有所创新。所撰写的博士论文应当在本专业领域在国内接近研究前沿的水平,得到学界同行的首肯。只是简单重复或整理现有中文资料、不具备起码理论创新成果的论文不得进行论文答辩。取得学位时能够独当一面地进行专业研究和教学。
二、专业介绍
西方哲学是研究西方从古代至当代哲学思想发展变化及其社会影响的专门学科。本学科的研究方向:
1.硕士生:(1)西方哲学史;(2)基督教哲学;(3)德国古典哲学; (4)现代西方政治法律与管理哲学;(5)当代美国哲学;(6)当代德国哲学;(7)当代法国哲学。
2.博士生:(1)西方政治法律哲学;(2)西方管理哲学;(3)西方应用伦理学;(4)英美哲学;(5)西方道德哲学;(6)西方心灵哲学;(7)欧洲中世纪哲学;(8)德国古典哲学;(9)现象学;(10)后现代思潮研究;(11)当代德国哲学;(12)德国古典哲学;(13)当代法国哲学。
本专业共有教授5人,副教授1人。顾肃教授主要从事西方政治法律哲学、应用伦理学和管理哲学的研究,陈亚军教授主要研究西方分析哲学、当代美国哲学和心灵哲学。张荣教授主要研究中世纪哲学和德国哲学。王恒教授和方向红教授主要从事现象学、后现代哲学思潮和当代法国哲学的研究。各位教授均有在美国、德国、瑞士、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从事多年访问研究的经历,富有国际交流经验。马迎辉副教授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象学和德国哲学的研究。各位教师在各自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有相当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形成了专业方向较齐全、重点突出、有自身特色的团结合作的学术集体。本学科全体成员已经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撰写、主编、翻译较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多部,多次主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扩大了本学科队伍在中国和世界同行中的影响并与美、英、德、法、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学者开展了合作研究项目。
三、招生对象
1.硕士研究生:优秀本科毕业生;具有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2.博士研究生:应届硕士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在职人员。
四、学习年限
1.硕士生:三年。
2.博士生:三年。
五、课程设置
(一)硕士阶段
A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这三门任选一门) (1学分)
公共外语 (4学分)
B类:
哲学动态与评论 (3学分)
C类:
西方哲学基本问题研讨(核心) (3学分)
近代西方哲学 (3学分)
古希腊哲学 (3学分)
D类:
美国哲学研究 (3学分)
康德哲学研究 (3学分)
黑格尔和近现代思想文化 (3学分)
现象学导论 (3学分)
当代法国哲学 (3学分)
当代西方政治法律哲学 (3学分)
欧洲中世纪哲学 (3学分)
跨一级学科选课 (3学分)
(二)博士阶段: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
专业外语
第二外语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现代西方应用伦理学
实用主义研究
德国哲学专题研究
中世纪哲学研究
西方政治法律哲学
现象学研究
尼采研究
后现代哲学专题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研究
六、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入学三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学科组协调,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选拔优秀硕士生,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
2.博士生在招生录取时明确导师,确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其博士培养工作。
3.公共课以讲授为主,基础课采取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重在培养研究生独立开展学科研究的能力。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鼓励研究生进行相关学科间的学术交流与交叉研究。
4、在读期间,成绩优秀、符合条件者可经个人申请、院系推荐申请成为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外海攻读博士学位(硕士为主)或联合培养(博士为主)的公派职工。
5.研究生的德育及思想品德教育由研究生领导小组和导师共同负责。
七、考核方式
1.公共课和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有关教学单位负责相关课程考试。
2.专业课采取以课程论文为主,选以笔试和专题学术报告相补充的方式,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用基本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员工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课程论文。专业课必须在相应的下一学期规定时间内获得成绩,逾期成绩无效。
3.硕士中期考核:为保证硕士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三个学期进行中期考核。由学科组组织相关教师组成中期考核小组,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进展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选拔优秀硕士生实施硕博连读,对考核不合格者提出批评,对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4、博士资格考核:资格考核以考察博士生对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术素养、对专业研究动态和前沿领域的鉴别和把握能力、完成博士论文所需要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写作能力等为重心,同时考察其学风和学术道德。考核通过方可作为博士候选人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从博士二年级上学期开始,首先二级学科博士点为单位进行预考核,然后是二级学科的正式考核和全系考核。预考核内容以资格论文(或研究综述)为主,要求体现出对所研究领域或主题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尤其是核心范畴、主要观点、经典研究、前沿动向等的理解和把握。正式考核皆以面试为主,或结合笔试。考核内容及比例为:学位课程的完成情况占30%;开题综合报告占40%;完成的相关学术论文情况占30%。最终以全系为单位,做出暂缓通过率不低于15%、优秀率不高于15%的考核结果,并予以公示。暂缓通过的博士生在基本学制年限内待遇不变,并可在一年后参加下次考核。若博士生在入学六年内,参加三次考核,皆未能通过资格考核,学校将视其为自动终止学业,予以退学,作肄业处理。暂缓通过的博士生在基本学制年限内待遇不变,并可在一年后参加下次考核。若博士生在入学六年内,参加三次考核,皆未能通过资格考核,学校将视其为自动终止学业,予以退学,作肄业处理。详细细节参看《哲学系博士研究生资格考核方案》。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公司产品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选题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并力求和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接轨。题目选定后,研究生要做开题报告,经导师组同意后方可写作论文。论文题目确定后,研究生要写出写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写作任务。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在答辩之前必须严格按照《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办理。
所以申请参加硕士答辩同学需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的12月中旬提交完整的初稿,并在当月的二年级中期考核时接受初步答辩审核。
所有申请参加博士答辩人员需要在每年四轮固定答辩时间之前三个月提出答辩申请,在预答辩后参加学校组织的送校海家家盲审的抽检。被抽中论文的盲审需获得通过才能参加正式博士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人组成,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外单位专家不少于2人)。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修改完成,重新答辩一次。
申请硕士学位者对在读期间论文发表不做要求;申请博士学位者应发表两篇CSSCI期刊论文(或者一篇CSSCI期刊加两篇CSSCI扩展版期刊论文,或者一篇一流期刊,三个标准满足一个即可,具体要求参见《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科研成果基本条件(适用于2009年秋季及以后入学的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并完成上述论文指标者,学校方可授予学位。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意见及院系学位分会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作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
十、质量监测
所有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在毕业后,均参加省评估院与教育部组织的两轮论文质量抽查。
十一、参考书目:
主要参考书目: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奥古斯丁《忏悔录》
笛卡尔《哲学原理》
洛克《政府论》
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
休谟《人类理解研究》
斯宾诺莎《伦理学》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判断力批判》
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逻辑学》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密尔《论自由》
胡塞尔《逻辑研究》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与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胡塞尔《笛卡尔式的沉思与巴黎讲演》
詹姆士《实用主义》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海德格尔《哲学论稿:从本有而来》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
罗尔斯《正义论》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
普特南《理性、真理和历史》
德里达《声音与现象》
马里翁《还原与给予:胡塞尔、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
A.J.Ayer: Logical Positivism.
重点期刊:
《哲学研究》
《哲学动态》
《现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外国哲学卷》
Journal of philosophy
Philosophy Today
Synthesis
Husserl Studie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