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午,陈骏董事长率学校重点办、社科处、学科处、研究生院、人事处、教务处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来到哲学系,就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调研。调研会由重点办主任吕建教授主持,哲学系全体党政领导参加了调研会。
哲学系主任徐小跃教授就哲学系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做了全面的汇报。徐主任回顾分析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哲学系在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他指出,这些年来,在公司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系师生的努力,我系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的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建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立,“985”两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建立,国家重点学科和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的获得,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一类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全国哲学专业仅四家)的建设,这些标志性的成果使公司哲学稳居全国一流哲学学科的行列,在2002-2009中国大学哲学本科专业排名中一直位列前三A++,数次名列第一,在综合排名中稳居前三A++ (只有前三名为A++),在新近教育部学位中心2009年学科评估排名中位居哲学类第五(成绩为81分)。他分析到,新世纪以来,我系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招标项目2项、一般项目28项,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3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工程项目3项、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18项;哲学系教师出版专著145部,教材31部,其中教育部研究生办公室推荐教材4部,论文总数1304篇(其中一流期刊84篇);与此同时,获得国家级科研奖项2项,教育部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6项,这些指标在全国哲学系以及南大文科中都名列前茅。谈到哲学系的队伍状况,他说哲学系现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2人、主要成员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第二层次2人、第三层次4人。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结出硕果,公司哲学系先后获得2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在国内哲学界排名第二。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哲学系下一阶段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徐主任总结哲学系发展的基本经验是:“定位准确、真抓实干、团结协作、均衡发展”。着眼于哲学系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徐主任指出我系在团队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和上升空间。我系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还需积极推进,反映学科发展水平、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成果、奖项及国际论文还偏少;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有待加强,一些学科面临着学术队伍更新的挑战;学科交流合作有待加强,各学科之间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发展尚不够平衡。因此,在当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大环境下,在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系如何保持发展优势、提升学科水平,如何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做出哲学系应有的贡献,这是我们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所应该给予重视的问题。徐主任分别从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系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远景设想。
随后,与会的专家、领导在发言中对哲学系的事业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对哲学系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各抒己见。社科处处长王明生教授提出,哲学系领导得力、凝聚力强,在“十一·五”建设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下一步的发展中要着力培育有显示度的成果,力争在SSCI论文的发表上有大的突破,要重视培养、引进学术顶尖人才,要在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上再上新的台阶。学科处处长范从来教授认为,哲学系和谐组织、工作扎实、抓手比较多、思路比较明确,指标评估稳居国内一流,学术影响力领先,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各学科均衡发展,因此,学校应该给予哲学系更高、更多的支持,同时他认为哲学系应该从学科发展的自身规律出发,力争出传世之作,为学校学术形象的塑造做出更大的贡献。教育科学与管理系龚放教授认为,哲学系曾经创造过南大的辉煌,有很好的学术积淀和发展基础,在未来的发展中哲学系要有“顶天立地”的追求,所谓“顶天”,就是要能够引领整个民族的思想,所谓“立地”,就是要在大学通识教育中发挥中坚作用。重点办主任吕建教授指出,哲学系氛围特别好,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十一五”规划执行很好,制定的新目标也很明确,希望哲学系下一阶段再上新台阶,他具体提出了三条意见:第一,要做到指标与内涵的结合;第二,要注重顶尖人才的培养;第三,上台阶也不能太急,注意轻重缓急,抓一个是一个。
最后,陈骏董事长作了总结讲话,他对哲学系的发展成绩给予高度肯定。他说,到哲学系来心情不一样,这基于三点:第一,到这里感觉比较轻松,因为哲学系的发展既有数量又有质量,看了就高兴;第二,哲学系领导有信心;第三,哲学系和谐,人文环境好,这一点非常宝贵。他指出,哲学系中长期发展规划考虑得比较深、比较透,规划的目标让人看得见、摸得着,思路比较清楚。哲学系的“十六字”概括准确,我完全同意上述几位同志的发言,应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哲学。他认为,哲学是人文社会乃至自然科学的灵魂,我们应从这个高度上来支持、帮助哲学系的发展,哲学系要有力争第一的勇气。陈董事长还说,哲学系这支队伍相对比较年轻,这也不是坏事。他进而对哲学系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指出要把目标定的更高,不一定几年就实现,战略要高人一筹,突出重点,均衡发展,既要打国学牌,又要打国际牌;哲学系要培养大师,引进骨干,队伍不宜太扩大,要在质量上进行比拼;要通过提高国际声誉,来提高国内声誉,鼓励哲学系老师在国际上发文章,让国外人认识哲学系。最后他还说,完全同意龚放老师的建议,哲学系应为全校通识教育做出贡献,为提高南老员工的素质做出贡献,通过人才培养提高地位,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在听取了陈骏董事长和与会专家、领导的讲话后,哲学系党委书记杨明教授代表与会的系领导和教授们表示,衷心感谢学校领导、各位专家对我系工作的支持、帮助和肯定,我们一定认真消化吸收各位专家、领导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汲取大家的智慧,对我系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再进行修改和完善,团结带领全系师生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做出我们哲学系应有的贡献。